新聞與故事
我們的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全球芯片供不應求,原料價格居高不下,新冠疫情動態散發,極端天氣不時襲擾,缺電限產雪上加霜。。。。。。種種困難無不擾動和制約著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更考驗著我們面對挑戰時的堅韌和信念。最終,在國內外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華域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1,399.44億元,同比增長4.77%;實現歸母凈利潤64.69億元,同比增長19.72%。取得如此成績的背后,究竟蘊藏著怎樣的智慧和汗水?人們回顧過去,往往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重回2021,重溫那些攜手奮進的日日夜夜。
一、千方百計穩供貨
1、強化供應鏈協同,積極應對供應鏈波動
2021年,在上述種種不利因素疊加效應的影響下,供應鏈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華域汽車始終密切關注市場和供應鏈上下游的動態變化,主動識別潛在風險并制定應對預案,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措施盡最大努力減少因供應鏈問題對客戶造成的影響。
??物料保障。公司持續跟蹤高風險緊缺物料的供應情況,加強與相關供應商的溝通協調,爭取更多資源。對于長周期物料,提升物流效率壓縮管道庫存,并根據客戶需求及生產計劃,合理增加庫存儲備。
??客戶響應。公司廣泛建立與所有客戶的協調機制,動態調整生產作業匹配客戶生產需求,持續優化制造交付周期,進一步提升對客戶的響應速度。
??穿透管理。公司深入開展對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的穿透式管控,針對因疫情防控、缺電限產造成的供應鏈突發風險,及時、靈活采取增加產量、加快發運、異地生產等臨時措施,最大程度保障對客戶供貨。
2、整零協同+等效替代雙措并舉,推動解決“缺芯”難題
公司密切關注芯片供應鏈上下游變化,針對高風險芯片物料,成立整零聯合推進小組,動態跟蹤芯片供應情況,縮短采購和制造交付周期,盡最大可能滿足整車客戶的配套需求。同時,積極推進以國產芯片為重點的各類替代方案,最大限度降低缺芯影響,全力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延鋒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延鋒公司)2021年共評估替代方案394個,截至年底已實現212個,并在智能座艙業務領域成功導入7大類17種國產SOC(系統級)芯片,應用于18個具體項目。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分公司(以下簡稱:電子分公司)使用國產射頻芯片的毫米波雷達產品已在上汽大通車型上實現量產。
二、市場拓展尋增量
2021年4月19日,華域汽車登陸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公司旗下機器視覺、底盤、座艙、車身和電驅動等核心業務板塊的“數字化照明與交互系統”、“智能感知融合系統”、“冗余系統轉向”、“機械解耦式電液制動助力器”、“玻纖復合材料橫置板簧”、“智能溫控艙”、“智能座艙域控制器”、“智能尾門”、“中等以上功率電驅動系統”等20余件代表該領域前沿技術的產品悉數展出,收獲業界高度評價。
2021年,華域汽車繼續堅持“中性化”客戶戰略不動搖,努力把握市場增量機會,在不斷強化與現有核心客戶戰略合作、打牢基盤業務的基礎上,順應國內汽車市場豪華品牌、新能源高端品牌、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持續向上的變化趨勢,積極尋求新的業務增長空間。據統計,汽車內飾、座椅、安全氣囊、前后副車架、制動卡鉗、鑄鋁缸體、缸蓋等業務實現對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相關車型的部分配套供貨,國內外匯總銷售收入合計超過300億元。汽車內飾、座椅、安全氣囊、方向盤、音響、照明、保險杠、尾門、轉向機、驅動軸等業務實現對特斯拉、比亞迪、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相關車型的部分配套供貨,國內匯總銷售收入合計超過120億元。汽車傳動軸、驅動軸、差速鎖、照明、壓縮機、搖窗機、內飾、轉向機、電子油泵等業務實現對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廣汽集團、奇瑞汽車等自主品牌相關車型的部分配套供貨,匯總銷售收入合計超過90億元。全年按匯總口徑統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49.2%來自于上汽集團以外的整車客戶,客戶結構得以持續優化。
三、緊追趨勢升能級
1、堅持“有進有退”策略,不斷調整業務結構,做優做強核心業務
??推進延鋒公司對延鋒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49.99%股權及其他相關資產的收購工作,全面實現對汽車座椅業務的自主掌控;推進延鋒公司與上海實業交通電器有限公司的業務融合,實現內飾門板、座艙系統與搖窗機、車機類電子產品的協同發展。
??完成華域汽車電動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域電動)10%股權收購,實現全資控股,助力公司新能源戰略加速推進。
??實施上海賽科利汽車模具技術應用有限公司與華域汽車車身零件(上海)有限公司的一體化管理,深度整合雙方資源,加速業務轉型發展,不斷強化其在新能源電池盒、車身覆蓋件、結構件及模具等輕量化業務領域的綜合能力。
??出售參股企業上海法雷奧汽車電機雨刮系統有限公司的27%股權,堅定退出非核心業務。
2、堅持創新轉型發展,瞄準智能化、電動化發展趨勢,加快新興業務技術研發和產品落地
??電子分公司發布自主研發的4D成像毫米波雷達產品,形成前雷達、成像雷達、角雷達、艙內生命體征監測雷達、電動門雷達等基本覆蓋ADAS對毫米波雷達完整需求的產品線,上述產品均已獲得整車項目定點?;谧灾鱾鞲衅鞯囊粋€前視攝像頭加多個毫米波雷達(nR1V)融合系統開發,以及固態激光雷達合作開發等工作正按計劃推進,并爭取客戶項目定點。
??延鋒公司進一步完善智能座艙的技術能力布局,聚焦建設相關電子軟件與集成能力,初步建成具備技術原創實力、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中心。其中,智能座椅系統、智能內飾表面、模塊化副儀表板、智能氛圍燈、智能開關等產品已獲得歐美整車客戶高端車型定點。
??華域視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瞄準國內外市場,加快汽車照明數字化、智能化產品研發落地。智能車燈交互系統百萬像素DLP數字大燈、前后ISD數字交互式尾燈及控制系統lighting master等產品實現對智己汽車、高合汽車等相關車型的量產供貨。SLIM模組技術(超窄開闊照明系統)首款產品率先投放北美市場,運用于美國通用凱迪拉克LYRIQ電動車型。貫穿式尾燈首次登陸歐洲市場,成功交付德國奧迪電動車e-tron相關車型出口訂單。
??華域電動自主研發的驅動電機系列平臺產品新獲沃爾沃汽車相關車型輔驅電機全球定點,實現高功率平臺驅動電機的市場化應用,800V高壓驅動電機也已完成樣機研發。華域麥格納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域麥格納)成功開發高功率平臺電驅動系統產品,獲得長城汽車相關車型定點,以此形成完整兼備主驅、輔驅的電驅動產品平臺,更快地切入主流電驅動系統市場,同時在該系統上成功實現核心部件功率半導體模塊和芯片的國產化替代,增強了控制器研發的核心能力和供應鏈的保障能力。此外,華域麥格納新建完成了電驅動系統NVH(汽車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半消聲實驗室,形成獨立自主的系統級NVH測試和問題診斷分析能力,進一步促進本土研發能力提升。
四、數字轉型提效能
2021年,華域汽車根據未來五年智能制造實施路徑,以“質量、效率、柔性、敏捷、協同”為目標,扎實推進老制造基地數字化轉型等相關工作并取得階段性成果,共完成 10 家數字化標桿工廠的103個數字化項目建設,總體制造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上海延鋒金橋飾件系統有限公司和亞普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榮獲國家工信部和發改委聯合頒發的《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稱號,延鋒金橋工廠更是作為經濟數字化轉型現場推進會的樣板工廠,接受了市領導的視察。
2021年12月30日,公司與瑞士ABB集團達成一攬子協議,旨在深化雙方在智能制造業務領域的合資合作,集成和發揮雙方在各自行業的有效資源和先發優勢,形成在控制、驅動、機器人技術、傳感分析等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加速推進智能制造,助力公司轉型升級。
我們欣喜地看到,2021年,公司直面種種挑戰,最終在穩供貨、拓市場、升能級和促轉型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市場的不確定性還在發酵,行業的變革升級仍在加速。尤其是3月下旬以來,受國內多地及上海新冠疫情突發影響,國內汽車行業生產、銷售出現較大波動,直接制約了汽車市場的復蘇節奏。面對困難,在上海地區的公司相關業務板塊為盡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封控等對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在嚴格落實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和切實保障員工健康安全的基礎上,通過部分人員駐廠封閉生產等方式,維持封控期間的部分生產運營工作,想方設法滿足滬內外整車客戶的各類需求。
守得云開見月明。如今各行業復工復產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當中,我們必須嚴格按照政府防疫指導及復工復產要求做好相關壓力測試等工作,有序按規推進各業務復工復產。同時,我們更應發揚時不我待的精神,繼續竭盡全力加快轉型升級的前進步伐,堅定不移走出創新突破的發展道路,激流勇進,力爭成為汽車零部件行業新時代的弄潮兒。